產品中心
水泥的購買、運輸和存儲
1、購買時注意查驗隨貨同行的質檢單,并對水泥品種、強度等級、出廠日期、出廠編號等進行驗收。
2、運輸與存儲時,應注意防潮結塊。存儲期不宜過長,在雨季或潮濕等環境下,應縮短存儲期,以免水泥結塊、強度降低。
3、對水泥質量有異議時,應在水泥發出之日起三個月內及時反饋。
4、應按品種、編號、出廠日期分別堆放,以便于先進先用。
混凝土的配制和澆筑
1、 嚴禁與其他品牌水泥混用,不同等級水泥、旋窯與立窯水泥不得混合使用,否則易產生異常現象及質量事故。
2、 混凝土所用水、沙、石,應符合使用標準,避免使用污染水及含泥量嚴重的沙、石配制混凝土。
3、 嚴格控制水灰比。水灰比過大不僅降低混凝土的強度,而且易產生離析、干縮裂紋、表面“起砂、起皮”現象,嚴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。
4、 混凝土應在初凝前澆筑,且不能有離析現象。若出現離析應重新攪拌后才能澆筑。
5、 澆筑前應對吸水性物件(模板、地面等)做相應處理,以避免混凝土中水分被吸收而影響混凝土質量。
6、 在澆筑立柱等結構時,應在底部澆筑一層50~100mm水泥沙漿(配合比與混凝土中的沙漿相同),以免產生蜂窩或麻面現象。澆筑時,應按結構要求分層進行,隨澆隨搗,避免過振現象產生。
7、 一般結構的混凝土整體澆筑時,應盡可能連續進行,避免間斷施工。
8、 澆筑水泥地面、樓面及屋頂平臺等水平部位時,為避免出現“起砂或裂紋”。應注意抹面操作和及時養護,一般應經過多次抹面至表面無泌水為止,且抹面時不宜灑干粉。
9、 道路(或水平面)混凝土施工中為防止早期裂紋產生的注意事項:
①配料要準確。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及和易性的前提下,水泥、沙及水宜少不宜多。
②現場施工的水泥溫度不宜超過70℃,新拌混凝土溫度應控制在35℃以下。
③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和風速。當新澆筑路面在陽光照射或大風作用下出現塑性裂紋十,可適當加大水量或覆蓋塑料膜、毛氈等,以避免新澆混凝土表面因游離水失去過快而產生裂紋。終凝前出現的裂紋可重新抹壓,將裂紋關閉。
④依據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,掌握好板塊切割的適宜時間,以防止裂縫或斷板。
⑤金牛水泥因強度高、硬化快,切縫時間應較其他水泥提前。在晝夜溫差大于15℃的天氣,宜全部采用軟切縫。軟切縫時間為人能在上面行走,抗壓強度在0.5~1.0MPa為宜。
⑥新澆筑的路面不能及時軟切縫時,應覆蓋塑料膜或其他材料保溫、保濕,以免混凝土表面降溫或干縮過大而產生裂紋、斷板。
|
|
混凝土的養護
養護不當是產生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養護的目的是保溫、保濕。混凝土表面在完成抹面成活并開始養護前若能一直保持濕潤,則可以控制干縮與溫差裂縫的產生。養護方法:初凝后可用塑料膜、濕毛氈或麻袋等物覆蓋,終凝后澆水,澆水次數以混凝土保持濕潤為宜,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為7天。在高風速、高氣溫、低濕度的環境下施工,極易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游離水蒸發過快、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,出現干縮裂縫等不正常現象。當天氣溫度下降時,應適當延遲拆模時間。